<var id="t1jfv"></var>
<ins id="t1jfv"></ins>
<var id="t1jfv"><strike id="t1jfv"><listing id="t1jfv"></listing></strike></var>
<var id="t1jfv"></var><var id="t1jfv"><strike id="t1jfv"></strike></var>
<cite id="t1jfv"><strike id="t1jfv"><thead id="t1jfv"></thead></strike></cite><var id="t1jfv"></var><var id="t1jfv"><video id="t1jfv"><thead id="t1jfv"></thead></video></var>
<var id="t1jfv"><strike id="t1jfv"></strike></var>
<var id="t1jfv"></var>
<var id="t1jfv"></var><var id="t1jfv"></var>
<cite id="t1jfv"></cite><menuitem id="t1jfv"></menuitem><var id="t1jfv"></var><cite id="t1jfv"><strike id="t1jfv"><listing id="t1jfv"></listing></strike></cite>
<menuitem id="t1jfv"><strike id="t1jfv"></strike></menuitem>
<ins id="t1jfv"><span id="t1jfv"><menuitem id="t1jfv"></menuitem></span></ins>
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六大行交前三季業績答卷 貸款增量創同期新高

2022-11-04 08:05:54來源:城市金融報  

近日,國有六大行前三季度成績單全部出爐。

作為上市銀行的中堅力量,國有六大行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在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本源的同時,交出了一份前三季度盈利整體增長、資產質量集體保持穩定的業績答卷。根據三季報披露數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國有六大行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集團口徑,下同)突破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6.47%。

那么,答卷中具體業績如何?有哪些亮點?業內專家對業績有何評價?

六大行合計實現凈利潤超1萬億元

2022年前三季度,國有六大行營業收入依舊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8413.76億元,同比增長2.36%。

從營收規模上看,工商銀行作為“宇宙行”維持了其領跑地位,盡管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微降0.10%,但營業收入突破7000億元大關,達到7113.92億元。而郵儲銀行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69.31億元,同比增長7.79%,增速在六大行中保持領先。

資產規模方面,六家銀行總資產規模較年初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截至三季度末合計總資產超160萬億元。

作為“宇宙行”,工商銀行以39.55萬億元的資產規模繼續領跑,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的資產規模均突破30萬億元,分別達34.3萬億元、33.83萬億元。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資產規模分別為28.64萬億元、13.52萬億元、12.69萬億元,較上年末分別增長7.17%、7.43%、8.81%。

盈利能力方面,據三季報披露數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六大行歸母凈利潤破萬億,合計約1.03萬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6.47%。

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歸母凈利潤均超過2000億元,分別為2658.22億元和2472.82億元,同比增加5.56%和6.52%。郵儲銀行實現歸母凈利潤738.49億元,居于六大行末位,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14.48%,為六大行之首。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研報中分析,盈利表現上,考慮到上市銀行整體存量包袱較輕、撥備有較大緩釋空間,同時部分銀行具有較強的資本補充意愿,上市銀行三季度盈利增速具備有力支撐。

貸款增量創同期新高

多家國有銀行還在三季報中披露了服務實體經濟和中間業務相關數據,體現“頭雁”作用及發展潛力。

從存款端看,六大行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除郵儲銀行外,存款余額增速均超過10%,工商銀行增速最高,達13.80%;四大行貸款余額增速均超過10%,農業銀行增速最高,達12.8%。

從貸款端看,今年以來,銀行業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在三季報披露之前,10月16日晚間,六家國有大行齊發公告,披露了今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今年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公告顯示,今年前9個月,六大行共計新增人民幣貸款超9.5萬億元。從整體貸款投放結構來看,制造業、綠色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是主要投向,增速較高。

制造業貸款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余額增速分別為37.5%、32%、約18%;綠色貸款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增速分別為34.0%、32%、超20%(余額超2.5萬億,其他渠道披露)、36%、超25%;普惠小微貸款方面,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余額增速分別為37.6%、22%、35%。

三季報中,多家大行表示,前三季度的貸款增量創下同期新高,貸款總額較上年末增幅超10%。

細分來看,與上年末相比,五大行(中行未披露)公司類貸款合計增量約5.86萬億元,其中建行貢獻2.17萬億元,截至三季度末該行公司類貸款為11.76萬億元,工、農、建也貢獻超1萬億元;另一方面,五大行個人貸款合計新增近1.49萬億元,其中增量最多為農行的4472億元。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表示,結合社會融資情況看,國有行支撐作用增強,前三季度累計新增貸款貢獻52.4%,單季三季度貢獻度也提升至55%。在基建托底的大背景下,國有大行參與度逐步提升。預計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貸投放主力,配合各類穩增長政策對社融增長起到支撐。

專家: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增強

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加強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資產質量總體穩中向好。

截至三季度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分比為1.40%、1.40%、1.31%、1.40%、1.41%、0.83%,除郵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微升0.01個百分點外,其余均有所下降。而從絕對值看,郵儲銀行截至9月末的不良貸款率為0.83%,雖然較去年年末微增,但仍處于六家國有大行中最低位,資產質量持續保持領先。

撥備覆蓋率方面,截至今年9月末,郵儲銀行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減少14.14個百分點,達到404.47%,成為國有六大行中唯一一家撥備覆蓋率突破400%的銀行;農業銀行撥備覆蓋率達302.65%,較上年末增長2.92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撥備覆蓋率均超過200%,分別為243.95%、206.80%。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因市場較為充裕的流動性環境,多數行業的多數企業融資難度不大,違約概率較小,銀行資產質量穩定,而在房地產相關行業,因三季度房地產銷售數據仍然較弱,對公開發貸方面不良可能仍有生成。

中金稱,展望未來,因房地產政策已有見底,將持續關注不良生成拐點的到來。總體而言,考慮到對公開發貸僅占總貸款的約6%,一定幅度的不良生成帶來的信用成本有限,同時考慮到銀行持續加大的核銷力度預計不良率仍然穩定,撥備覆蓋率仍可維持較高水平。

“預計10月和四季度,大行仍是信貸投放主力,配合各類穩增長政策對社融增長起到支撐作用。”戴志鋒稱,一方面,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另一方面,加大對房地產融資的支持力度。

王一峰則指出,開發性政策性支持工具、各類專項再貸款和中長期低息貸款等三類政策工具支持下,基建、制造業等領域信用擴張確定性較強。同時,隨著房地產供給側和需求側支持政策進一步加碼,“保交樓”資金到位后有望加速施工進程,建安和竣工數據有望從四季度起有所體現,拉動地產后周期景氣度提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AG电投厅